来源:新浪博客
早上,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来问我,前两天他挂牌的一套房子,挂了一年半,送算卖掉了。一下子出来不少钱,问问我可以买些什么股票。正好昨天到总部开会的时候,研发部门的人分享了他们的最近调研的一些成果,我觉得说的挺实在,挺靠谱,就跟他说了一下。结果我那同学,把股票记录好之后,自己去看,不到半个小时就又给我挂电话,说这些股票真好吗?这个市盈率高,那个市净率也超出行业的平均水平,都高估了。
没泡沫,没上涨
对此,我也只能和他说,在A股,很多股票确实没有泡沫,但问题是没有泡沫就没有上涨。即便美国这种成熟的资本市场,可口可乐,全球著名消费股,过去10年负增长,但能涨翻倍还多。强生,全球著名医药公司,2014年~2019年的5年里,美国强生公司的营收从743亿美元增加到了821亿美元,增幅并不出色,而净利润则从163亿美元小幅下降到了151亿美元,放在A股普通人股民眼里,这就是成长看到瓶颈了,但人家股价5年里面翻倍了。
普通投资者,最好一个股票市盈率合理,业绩还能高成长,并且股价上涨正好匹配业绩的正常,导致涨上去依旧价格合理,他能安心持有。这就好比,自己要娶一个老婆,最好这个老婆貌美如花,还勤俭持家,哪天还能像薇娅一样,靠自己直播一把,就能为家庭带来滚滚财富。并且在这种情况下,回家还得愿意相夫教子,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、夫唱妇随的想法过日子。你说这现实不现实?

不完美,但能涨
所以我还是跟我同学说,不能承受一定的泡沫,赚钱就很难了。我请他到应用商店,下个「博尓系统」的手机应用,然后自己量化一下交易,尤其是那些走出波段的大牛股,人家是怎么走出波段的。看多了,心里就会有感觉,绝大多数都是机构资金不断积极参与,参与的力量越来越大的结果。当自己对手头股票吃不准,感觉贵了,害怕会不会回调的时候,都去看一下,如果能量化出,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不断增加,那么这种时候,基本是不用担心的,因为机构资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。
就像上海电影(601595),4月以来,晃晃悠悠近40%涨好了。要说业绩,一季度基本收入为0,铁定亏损。二季度怎么样都不好说。但拿「博尓系统」量化交易,橙色「机构库存」不断增加,,哪怕在上涨途中,出现震荡时候,但由于「机构库存」不断增加,机构资金越来越活跃,最终结果还是上涨。
一拖股份(601038)也是一样,今天继续上涨,已经9.91元了,半个月前还只有6.01元,涨了60%,其中就4月27~29日三天下跌,但下跌中,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也是不断增加,说明机构资金也是特别积极的关照,5月之后明显加速。7元涨到9.9元也就5天时间。但你说这个股票有多好?真很难说,经营不稳定,2018年巨亏13亿。
大家手头的股票,也是一样的,不是等涨高了,才觉得这个股票好,而是折腾的时候,就要看出优秀的端倪。这就像来伊份,最近表现不错,自己开直播,造网红,赶直播带货的风口。但4月中旬启动前,股票也是一直横盘折腾。但量化交易,能发现这种折腾,也是完全不同,当时折腾中,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从无到有,在4月15~17日的调整中,「机构库存」还不断增加,机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,结果20日开始,行情启动。已启动就是两个涨停板。
当时我也我同学也说了很多,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例子给他看,而大家自己也可以到应用商店,下个「博尓系统」的手机应用,去量化自己手头的股票,目前全球经济都充满着考验,这种时候,没有完美的股票,不是追求完美,而是追求共识和进取。机构资金达成共识,积极进取的话,量化机构行为,一定有改变,无论当时涨跌如何。现在的好股,并不要求基本面上有多完美的。